求职就业常见误区

就业创业创新教育中心2018-09-28访问数:526

一、远离传销,误人当止

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,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,再让其哄骗他人。受害者上当后骑虎难下,只能白搭一笔钱。

防范方法:

1.了解传销特征:“入会”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;交纳昂贵会费;“工作人员”情绪激昂。如果识别出传销,应立即停止打工;及时报警。

2.不要过分相信熟人,对于别人推荐给你的工作,要自己斟酌。对于收巨额押金的工作,要委婉拒绝。

3.自身不要抱不劳而获的思想,对于那些薪酬高于同行业很多的企业,宣传付出少,收益多的企业,要坚决拒绝。

案例:张某是某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。一天,张某接到朋友周某从广州打来电话,希望他来公司工作。张某来到广州后,周某让他签订了一份合同书,并让他要交押金3千元,并承诺如辞职离开公司,押金随时如数退还。张某认为周某与自己是朋友,又有合同和承诺,便拿出3千元交了押金。当天下午,周某就带三人开始岗前“培训”。“培训”主要是讲怎样赚钱,怎样暴富和赚钱要不择手段以及“发展下线、金字塔”理论等等。经过几天“培训”、“洗脑”后,公司让他“上班”,就是打电话、动员蒙骗认识的、想找工作的人来“工作”。

二、签订书面协议要慎重

有些单位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“协议书”,导致求职者劳务费无处可讨。有的单位协议里自己的权利很多,给求职者的权利很少,这样的协议要谨慎对待,要求其权责明确。

防范方法

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。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,双方达成就业意向后,毕业生需要签订就业协议书。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在形式上宣告了就业工作花开有果,尘埃落定。但近来,就业协议引发的纠纷屡有发生。有的毕业生正式到单位报到后,单位却一改初衷,擅自降低劳动报酬,变更原来双方约定的工作岗位,更有甚者以“试用期”(或见习期)为由不签订劳动合同,使得毕业生长期处于“试用期”,做最累的工作拿最低的报酬,从而利益受到侵害。

案例:应届毕业生王某与某私企达成工作意向,双方签订了《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》。1个月后,王某毕业,并顺利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。但该企业始终不愿意与小王签订《劳动合同》,得到的答复是:双方在《就业协议书》中并没有明确要求何时签订劳动合同,更何况关于工资、劳动期限等条款在《就业协议书》中已有约定,双方没有必要为此再另行签订《劳动合同》。王某觉得双方确实没有约定什么时候签订劳动合同,而单位不签劳动合同似乎也有道理,就不再向单位提起此事。不料一日忽被裁员,公司一分赔偿金也没给。王某后悔莫及。

三、做家教谨防骗色

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请家教、秘书等名义,瞄准涉世不深、求职心切的大学生。一不小心落人陷阱后,容易危及人身安全。

防范方法:

增强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、法律意识,不贪小便宜。外出要结伴,坐车要记车号。常与家人和朋友、同学保持联系,准确告知家教或工作地点。应聘家教是很多大学生愿意做的事,一来可以锻炼自己,二来也可以赚零花钱,但是如果不谨慎,就会酿成悲剧,如此我们又得学一招了。

1.面试地点偏僻、隐密或是转换面试地点的状况,或是要求夜间面试者,皆应加倍小心。面谈地点不宜太隐密,过于隐密地点不要去。对于用人单位约您面试的地点,如果不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信息,是您从其它渠道获得的信息,用人单位约您到宾馆或其它非公开、非正式场合见面,绝对不能贸然前往。

2.面试时,要注意以下环节:一是应详记该单位及主试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;二是对方所提工作内容空泛不具体时,不要被夸大言辞所迷惑;三是身份证、毕业证书及印章等证件,不宜给对方;不可轻易出示银行账户号码及密码,以免不法之徒有机可乘;四是主试官说话轻浮,暧昧不清,眼神不正常等都是危险的前兆;五是如果有不安全、不对劲的感觉或不正常的状况,要以某种借口来迅速离开该单位为宜;六是拒绝不合理的邀约及要求;七是在面试时尽量不要随便喝饮料或吃东西。

案例:家教已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兼职赚钱方式。但有的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,被不怀好意者打着家教的幌子骗钱、骗色。杨某是某大学外语系大二的学生,在报纸上刊登启事想做家教。不久就接到一陌生男子电话,称想给小孩找一个英语口语家教并约好当天中午在某酒店门口见面。杨某按时来到了酒店门口,一名年轻男子开着一辆蓝色小货车来接她。男子自我介绍说,他姓付,是小孩的叔权。付某开着车载她就往海滩方向行驶。杨某感觉不对,起了警惕之心,连忙给同学发短信让其同学打电话给她。付某一直把车开到了附近的丛林中,此时杨某正好收到同学的电话,想趁接电话的机会跑掉,谁知付某早有预谋,用刀威脉,对杨某实施了强暴。

四、防范扣取高额培训费

骗子要求学生参加上岗培训,并交培训费。有的会进行一些培训,发培训资料、光盘等,但这些资料却与考试内容无关。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,收钱后做个样子。中介公司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“报名费”、“保证金”、“培训费”等费用后,由同伙假装招聘单位负责人与求职人员见面。之后编造理由拒绝聘用求职者,甚至断绝联系,销声匿迹。

防范方法:

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。正规企业岗前培训,都是免费或带薪的,劳动合同法也对企业培训、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。照国家有关规定,招聘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。因此,不管招聘单位是收取服装费、培训费,还是押金、体检费等,大学生都应该坚定地说“不”!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“变相收费”的公司一般来说规模都不大,而且,面试一般都比较草率,通过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。如果遇到这样的招聘单位,大学生应该果断放弃。

案例:小菲今年大学毕业,一直在四处求职。前几天,小菲不仅没有再提找工作的事,而且还时不时找妈妈要钱。小菲吃住都在家里,没什么用大钱的地方。孩子的举动让王女士渐渐生疑。她担心孩子误入歧途,经过几次询问,女儿才吞吞吐吐地说出要钱原因。原来,小菲居然背上了一笔 2.38 万元的助学贷款,而原因就是这家培训机构造成的。培训机构表示,公司和贷款机构有合作,可以帮小菲申请助学贷款。她可以先在公司进行培训,学费由贷款机构直接给公司,小菲再每月分期还钱给借贷方。小菲十分心动,当即按照对方要求,办理了这笔贷款。我不好意思再用家里的钱,但暂时没工作怕还不上,只好编借口找爸妈要,偷偷攒起来。小菲告诉民警,公司承诺入职后薪水丰厚,到时候几个月就能把贷款还完。

五、不要轻信到外地上岗

对中介机构提出的“为外地企业或总公司某某外地分公司招聘”消息,要保持清醒和高度警惕,不要轻信。

防范方法:

一是不去; 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,并办理相关手续。

案例:小李今年毕业,家里人要求她在本地工作,四处寻找之下发现一家贸易公司,面试时主管建议她去外地的分公司试试。谁料是家皮包公司,此时手机被公司扣留,就这样小李被迫宣传公司,发展新成员,要不然就一分钱都得不到。于是她趁机逃了出来,露宿街头,被民警送回了家。

六、娱乐场所打工要小心

这类行业大都以高薪吸引求职者,工种有代客泊车、导游、陪练等。青年学生到这种场所打工往往容易上当受骗。

防范方法:

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性质,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感。

案例:小李对音乐有点追求,听说酒吧需要驻唱,而且工资挺高,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,她贸然地前去。在酒吧工作了一个月后,要求工资时,老板说她唱功不好,影响到他的生意,而且又不陪客人喝酒,给他造成了巨大损失。随即就给了她一千块,娱乐场所乌烟瘴气,小李投诉无门,只好回家待业,意志消沉了好一阵。

 

返回原图
/